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on
電影:《失控》(Locke)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3
導演兼編劇: Steven Knight








剪影


《失控》是一部很難說是好看,但絕對能說很厲害的電影。
整個故事僅存著一個男人開著一輛寶馬,開了八十分鐘的夜車,說了八十分鐘的電話,如此而已。
極度狹隘到窒息,卻又神奇的一氣呵成。


無法否認《失控》沒有劇情性。
八十分鐘車程就是八十分鐘片長的同步播放絲毫沒有情節的轉折,也少有明顯的高潮。
《失控》有的,只有在觀眾與湯姆哈迪同進同出的奔波中,逐漸被剝奪之感拆解的消疲。
但,這正是本片巧妙之處。

湯姆哈迪飾演的工程師徹夜奔車的目的是情婦生育的醫院。妻子驚覺於他的外遇,同事震撼於他的失職。隨著他的失信,好丈夫與好主管的形象也隨之鏡碎,成為粉屑。但他仍絲毫不懈怠的打著電話,不是為了挽回甚麼,僅是試圖把這些粉屑收拾乾淨。
他想跟妻子解釋,他這輩子只外遇了這回(百發百中?);
他還跟同事私通電話,罔顧主管已經炒了他魷魚的立場,堅持要隔空指揮隔天的標案,甚至不惜欺騙。
為何如此?隨著劇情推展,我們聽到他的自言自語,逐漸能得知:他不是在拯救破碎的關係,只是在盡一份責任感。
這份責任感亦是他之所以放棄了工作與家庭,奔向情婦之地的主因,他放不下孩子無父的良知譴責,也因為他恨著自己有過這樣的糟糕老爸。一切情愫都兜回了他自己的性格。



鏡像自我。


我很喜歡「車程」這個意象的建構。
當我們開車在通勤的路程上,是從一個起點奔向一個目的地。然而,湯姆哈迪在自己的這趟夜車中,從他選擇了目的地的那瞬間,起點便逐漸隱沒,再無復歸的可能。
越是握著方向盤,就越是不知道該向何方;
越是催足了油門,他就越是盡失無回。
公路之景轉順而逝,都不是自己該停車小歇之處。

在車程中,他面對了一切。
他想挽回些尊嚴,所以他掙扎,努力跟歇斯底里鬧離婚的妻子解釋自己只有一次外遇(但妻說夠了),因為自覺。
他想保有些名譽,所以他掙扎,跨著電話線指揮本來不屬於失業的自己要關注的隔日工程,因為責任。
他想讓兒子無憂,所以他掙扎,明知妻子在另一端暴怒也要跟兒子說謊放心自己會回去,因為父愛。
他想使情婦安全,所以他掙扎,一邊忍住耐煩安撫情婦的產前憂鬱,一邊踏上拋棄家庭與事業的醫院之旅,因為認份。
他把妻子發洩在他身上的指責,轉換成自己對同事的辱罵;他把自己因為情婦事件浮現的童年陰影,提升成自己沒有義務的工作收尾。

這一切的掙扎就顯示了:這是一個小人物。
工作不糟,但不大富。
性格不佳,但不太壞。
當他出了差池,就突然喪失一切。
所以,小人物選擇了掙扎。

最後,小人物所能作的,只有:繼續開車。
不停地,慢慢地,馳向曙光。
他踏上的,是沒有回頭路的人生。



今年逼近不惑大關的湯姆哈迪。


值得一書的是,在《失控》中,湯姆哈迪無庸置疑是這齣獨角戲唯一的撐場台柱。
他不只是本片的票房神主牌那麼簡單,他還是全片唯一的演員。
當然觀眾也可以說,與他通話的那些聲音-他的妻子,他的兒子,他的手下,他的主管,他的情婦,他的... -亦有以聲音擔綱演出。
但,他們的表現被限縮得徹底。露聲不露臉已經失去了視覺,其角色透過對話呈現出的反應層次亦有限。
可以說,每通電話的「聲音」都僅是一面面鏡像,投射了湯姆哈迪的人生付出在身旁人物身上的諸面像。
唯有湯姆哈迪,真正能在劇中表現了最大幅度的表演能量。
在狹窄的車殼中,每通電話的撥接都透露了人生的某種失去,面臨一通通的電話連摳,湯姆哈迪展現了從有言難伸到無以辯白,愈發鬱暗的讓未知印上自己的臉龐與肢體之下。


小補充:
本片拍攝皆以照片這一種大車包小車的方式完成。



(完)
2014,10,02 發表於噗浪
2014,10,02 發表於豆瓣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