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on
電影:《控制》(Gone Girl)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4
導演:大衛芬奇
編劇:Gillian Flynn 







剪影

超好看!
今年不給大衛芬奇一座最佳改編的相關獎項說不過去阿!
可以把一本蕪穢冗長的原作小說,改編的如此俐落,入骨又刺激,徹底把一對矯情夫妻床尾事的芭樂八點檔化成了電影的藝術.....放眼商業影壇,真的只有大衛芬奇莫屬了。


我讀過原作。
原作者Gillian Flynn言曰:「這是一部用偵探故事巧妙包裝的婚姻小說。」
其實,何來巧妙?原作演到後來,對於女性在婚姻的訴求是以極端赤裸的口白呈現畢露。
在原作中,一對夫妻在他們結婚五周年紀念日當天,丈夫尼克(班艾佛列克 飾)發現他美麗的老婆愛咪(蘿莎蒙派克 飾)從家裡無故失蹤。為協尋出愛咪的下落,親友及眾人展開了深入搜索,但漸漸發現一些不尋常的線索。在警方和媒體日漸高漲的壓力下,尼克漸因一連串的謊言、騙局以及展露出的奇怪行徑,開始令眾人起了疑心,讓案情變得撲朔迷離,越來越不單純,究竟愛咪的失蹤是尼克所為?還是幕後真兇另有其人?


就像觀眾總能猜透的,故事轉折一轉再轉,語不驚人死不休。
故事談的,是中年夫妻如何面對婚姻中無可避免的「控制」彼此的慾望:
希望另一半照自己的意思找工作找生活......
期望跟另一半的爸媽有個融洽的婆媳關係.....
期望另一半不要外遇.....
期望另一半不要把牙刷亂扔....
期望另一半不要馬桶用完不拿起來.....
大事小事,皆是控制。
尼克衰小的是,他老婆是個哈佛大學畢業的神經病,極端聰明又極端偏激,靠著作者給她的神算智慧,耍弄全美,最後一隻手掌控了丈夫人生的一切,徹底將控制發揮到極限。



原作書影


然而原作這樣的故事寫來,我讀著很痛苦,因為很.....矯情。
對,矯情。賤人就是矯情。
女主角的賤寫得讓人牙癢癢固然是作者功力的高強,但心裡描寫得極端過量,無疑讓整本小說陷入了節奏失調的困境。以中文版來說,400頁的小說,前面200頁全是愛咪的內心世界,真正的故事通通在後半段才有所謂的轉折。這種酷愛幽微心理的創作嗜好(不想說是女作家通病以免人家說我歧視)其實可省則省,因為角色的想法其實可以透過肢體與角色的行為就能表達出來,而且表達的比作者想像得更多。
原作的轉折點子新奇,婚姻失敗的主題也明確赤裸,但要說是一部很好的小說,我不敢苟同。

但,我很慶幸我看了原作。
看了原作後,才更明白了大衛芬奇導演在這個故事中扮演的操刀角色有多麼重要。
沒有大衛芬奇,這部片不會立刻成為我心目中的下半年十大佳片。



大衛芬奇是我見過最能拍出密閉感的導演之一。
在他的鏡頭之下,密閉空間的陰鬱,壓迫與凝塑,皆無可避免的令觀眾同戲中人一齊感到自己被窺視被限縮的致命感.....

Rosamund Pike 演的好極了。
一洗多年的龐德女郎形象,本片的她成功詮釋了甚麼叫做光瞪眼就令人發顫的惡女。




在我發表這篇後,不少人提醒我,其實電影編劇就是小說作者Gillian Flynn,而非大衛芬奇掌舵。
或許吧。
不過我認為,電影的故事呈現的是如此之好,剪裁的是如此恰當,又能搭配上電影本身的三節結構,都不禁讓我覺得,這背後仍舊有大衛芬奇的指點在內。

畢竟,大衛芬奇實在是個太異類的導演。
他在最主流的幾家片商流轉,皆拍攝商業院線電影,卻又仍獨樹一格把自己的名字轉換成品牌效應。
他是個從未自己跳下來當編劇,與個人導演無緣的人,但他的電影卻又無可避免的幾乎都統一出了芬奇式的趣味。
同時,他也是個出道二十來年,改編無數小說與傳記作品,從費茲傑羅的短篇到瑞典記者的長篇,都能在呈現文字與影像的橋梁上游刃有餘的故事巨匠。

連Gillian Flynn自己都在訪談坦言,她在寫書時就偶有想過自己的書可能被大衛芬奇改編,幻想一下會在甚麼橋段如何發揮。
結果她也看到了。
大衛芬奇將這個爆點十足,但冗贅略煩的故事,成功轉換成了既屬於原作,又屬於他自己的電影作品。
鬱暗的密室,無言的殺機,以及深邃不見底的惡俗能量。
如果沒有大衛芬奇,這電影還能如此之好嗎?我很懷疑。也樂見這位美國電影巨匠能繼續發展他的改編之旅,再創一回又一回的影像高峰。




(完)
2014,10,10 發表於噗浪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