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on



自2012年推出以來,《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系列在北美票房所向披靡,收入甚豐。同名首集在全球的總收入上達6億美金,續集《飢餓遊戲:星火燎原》(Catching Fire)氣勢稍降,但也保持5億4千萬美金的漂亮成績。眼見「飢餓牌」的暢銷門面,製片方使出了稍嫌吃相難看的製片策略,將系列最終曲《飢餓遊戲:自由幻夢》(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分割成了上下兩集的形式發行,本週推出的即是上半部的Part.1篇。

此舉無疑大大削弱了劇內故事的編排。這一系列本來堪稱青少電影之翹楚的的影像大作,出於一本書分兩次賣的考量,被大量拆解了劇情量的幅度,以至於在本週上映的Part.1篇,成了一部劇情灌水嚴重,結構空泛無當,撐不了場面的兩小時預告。真有心想看到此作收尾的觀眾,建議考慮等下集出來後一併觀看,效果或許更佳。




雖然故事的情節支離,主題的訴說卻仍舊持續。這一集的《飢餓遊戲:自由幻夢》,仍舊飽含了大量對媒體業界的不屑。


在上集結局中,凱莉絲逃出了遊戲的廝殺,便決定與玩弄她多次的中央政府對抗,服膺了反抗軍13區的活動。而13區希望她做的,並非貢獻一己的弓術,反而是要她拍很多支公關短片,招募革命心血。為了讓短片成功,13區政府不惜讓導演與攝影帶著凱莉絲一起跑去戰後災區,差點送走大家的命,只圖讓凱莉絲在鏡頭實況上的悲憫與怨懟,更具備影像丰采,以達到鷹揚形象的宣傳效果。

如果說前兩集的飢餓遊戲是劍指對廣告行為無可遏抑的嘲弄,這一集的飢餓遊戲就是揭櫫公關活動的質疑。

老實說,這令我有些意外。《飢餓遊戲》從開始至今,譏諷廣告代理商與高收視節目之間那一池帶髒水的立場就從沒少過。在一部拍(寫)給青年人看,面相少年少女市場的瓦欄勾市之物來說,這種批判論點偶一為之就可。然而到了第三集的《飢餓遊戲:自由幻夢》,女主角凱莉絲既不飢餓也不玩遊戲,當起約翰康納了,故事還孜孜不倦的拿媒體煽動無所不在作為故事的主軸,顯然就是有意為之。




透過探密於公關行為切入的,還有世界觀的突破。

這一集的《飢餓遊戲:自由幻夢》打破了前兩集善惡分明的陣營刻劃,提供了新的可能。對凱利絲而言,反抗軍的公關影片,與她在飢餓遊戲做過的謊言宣傳,有甚麼不同之處嗎?這理應是她該有所芥蒂之處。要知道,在飢餓遊戲的體制中,撥放廣告的主辦單位就是政府,無疑是最大的叱吒魔頭;然而,脫離了政府的管制,進入反政府的活動時,凱莉絲仍舊被給予了一模一樣的要求:造假宣傳。

是被現任的法西斯政府繼續有統無治,管得極緊不堪?還是要讓一批愈推翻政府,組織內卻不准養貓跟搞英雄主義的軍閥組織取而代之,統治世界?陣營的更改,造成了善惡的難判,在《飢餓遊戲:自由幻夢》這則烏托邦寓言中,提供了觀眾新的選擇。

略顯可惜的是,凱利絲並沒有被創作者給予開思考的權利。

全劇中,她不去作想,只略蠢的只想著她那被挾持為戰虜卻莫名其妙可以上電視的男友彼得。失去了絕對的壞人,留下了觀眾直得思考的兩元對立,在其他作品中或許將是嶄新的發展,但在《飢餓遊戲》中,出於本作忠究定位為面向少年少女的觀眾,不便以批判的節奏取代冒險的元素,最終,電影選擇了刻意維持主角必定正義,正義不容質疑的故事原型下,對於善惡議題僅能能點到為止。




本系列的小說原作作者蘇珊•柯林斯 (Suzanne Collins )曾謂,飢餓遊戲一書是她長年在電視台工作時乍現的點子。如果看來,也不難理解飢餓遊戲的本質之一,便是媒體界的大批判,只是用了一齣又一齣少年少女互殺競技的聳動劇碼包裝,吸引觀眾罷了。

這就好像電影之中的凱莉絲,不是嗎?

在飢餓遊戲的主辦單位對全世界公佈參賽者時,她那一身「燃燒的女孩」噱頭,年青又熱情,吸走了全世界的目光;然而,當比賽正式開打,觀眾看到的,則不會是亮麗漸去的焰火,而是對世界的惡意咆哮不滿的,一顆批判的老靈魂。



(完)
2014,11,21 發表於噗浪
2014,11,22 發表於豆瓣
2014,11,30 發表於彌勒熊電影網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