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on

《曠世奇片之死》(Jodorowsky's Dune )
2013,美
導演:Frank Pavich
訪談人:Jodorowsky 




我個人在金馬影展的首發片,《曠世奇片之死》(Jodorowsky's Dune ),是部挺有意思的電影紀錄片。
在七零年代的星際大戰問世前,五大廠曾有投資一部太空歌劇電影《沙丘魔堡》(Dune),最後資金出問題而告吹。假如這部片真拍成了,科幻電影史會不會改寫?這部紀錄片請出了當年的企劃發起人與導演尤杜洛斯基(Jodorowsky)現身說法。



Jodorowsky的身影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片好壞復誰知?
訪談對象都自吹自擂至極;但,他們著實有自吹自擂的本錢。
光是這部電影企劃的參與人員之傳奇性,就足夠發起人佐杜洛夫斯基自豪終生。
全片被提出的重要參與者有:

△原作:Frank Herbert ,小說版《沙丘魔堡》(Dune)作者

△導演:尤杜洛斯基(Jodorowsky),邪典系電影人

▲編劇:Dan O'Bannon,《異形》(Alien)編劇

△配樂:Pink Floyd,英倫搖滾樂團(音樂我不熟)

▲人物設計,人物美術,分鏡初稿:Moebius,法國漫畫界的漫畫之神

▲怪物設計,怪物美術:HR Giger,《異形》(Alien)中的異形模樣便出於他手

▲演員:Orson Welles,這應該不用多說是誰

▲演員:Salvador Dalí,對就是那個畫家達利

△演員:Mick Jagger,滾石樂團成員

(▲=我知道是誰而且知道很重要,△=不大清楚)

這名單一排出來,在2014年的我們看,誠然能稱是電影界的明星隊。







1973年提出企劃,終究因為資金問題,電影企劃在1975年遭到棄案。
1975年,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系列一喝雄雞天下白,太空歌劇與科幻電影的時代來臨。此時電影公司又想起動《沙丘魔堡》(Dune),但不想用尤杜洛斯基的燒錢版本,改請另一個本來要拍星戰的導演取走改編權,掌鏡演出。
1984年,《沙丘魔堡》正式版上映,四千萬美金成本,僅換來兩千多萬美金的票房,成為年度最慘賠的電影,也令該導演的經歷抹上汙點-那個導演叫作大衛•林區。
大衛版的沙丘,我沒看過。而尤杜洛斯基則說,當他在戲院看到他的企劃被他愛的導演拍成垃圾的一刻,心如刀割。



1984年正式上映的《沙丘魔堡》海報


尤杜洛斯基很努力強調了這部片的劃時代,事實上裏頭也有太多難以想像有如此現代性的概念。

例如他所構思的電影序場。他想要的效果,是鏡頭從宇宙的一端疾馳進入沙丘星系,穿過星雲與戰艦的殘骸,切入沙丘星的平流層俯觀全鏡,再慢慢拉進到在沙漠中騎車移動的主角身影.....

光聽就知道,這是電腦CG時代才該玩的第一幕阿!
在1973年想到了也拍不成,模型辦不到的,這能怪老闆看完企劃想不給錢嗎?



 

載具設定稿,種種風格皆挑戰當代觀眾能接受的程度



假如這部片在1975年受待見拍成了,可能會如片中強調的那種可能性,讓沙丘的招牌名暴天下,超越星戰,重新定義科幻電影主流嗎?

老實說,我覺得不一定。

要歌功頌德這部片的陣容有多麼無出其右當然很輕鬆,但電影史上空有黃金陣容最終拍成爛片的紀錄何其之多阿。這票怪傑們當年多半是小伙子,在今日看來則各在其領域闖出成績,但各別的長處不一定能挹彼注茲,讓整體更出眾。何況當年拿不出成績單的小伙子們,怎麼說服得了老闆與觀眾,自己有那股改變世界的潛能?
我們對這票陣容的看法,又或許尤杜洛斯基有意的誤導下,我們都偏向用現在的成就去看待當時的狀況。

2014年的我們,因著看過1979年《異形》的出色,才知道了異形的原案出於沙丘企劃告吹後,編劇Dan O'Bannon跟怪物設計HR Giger勾搭上連袂去找雷利史考特,所以理所當然的把沙丘原案的精彩度或多或少與《異形》的成就,扯上正比。

我們也太容易用一種粗略的加法,把沙丘原案的精彩度,換算成尤杜洛斯基與Moebius與Pink Floyd與Orson Welles昔日成就的總合。
電影沒有如果,萬事在片子剪完前,都不能說準。

也因此,當我們看著《曠世奇片之死》(Jodorowsky's Dune )感到震撼時,我們所想的,究竟對電影未成的感嘆,亦或發於一種我們想看到黃金陣容的好電影的軼聞心理呢?
這組團隊雖然沒拍成電影,但分開後斷斷續續的創作都大紅大紫,異形成了電影經典,墨必斯成了漫畫高人。如果當年還年輕也還很便宜的他們一起搞出電影,是不是星戰異形以降的科幻影史都要改寫了?

這,都是逆推後來成就的妄想了。



人物設定稿,日後也收錄於Moebius的插畫集子中


反正,電影沒拍出來,讓影迷們看一看當初企劃的全貌,南科一夢,靠想像力過過乾癮,也不會怎麼樣。又或著說,欲觀眾以想像力腦補出一部沒拍成的電影,有夢最美的快感,才更是《曠世奇片之死》希冀的藝術效果吧。

本片原名"Jodorowsky's Dune",尤杜洛斯基的沙丘,片名上挑逗的對1979年版本的沙丘作出劃地盤之舉。然而台灣金馬影展的中文片名《曠世奇片之死》,或許能傳達更好的意旨。

真正的曠世奇片電影,不是大衛林區的沙丘,也不是尤杜洛斯基的;最引人入勝的神品,其實應是觀眾想像出的沙丘。



(完)
2014,11,07 發表於噗浪
2014,11,07 發表於豆瓣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