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on


如題。












▲記電影(31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2019,美國
★★☆☆☆
片長災難,前兩小時既臭長又走板,最後定住全劇的還是第三集就埋好的隱寓──鋼鐵人和薩諾斯,其實是同一個人。他倆將正義(秩序)追求訴諸於力量擴增(擴軍/鐵甲)的最終結果,必然將是自己輾壓其他種類的正義,例如彼此。直到絕對力量套上手指的一刻,薩諾斯選擇成神,東尼則選擇成仁,才劃出了他倆靈魂的分別。MCU的十年,本質是屬於鋼鐵人的十年。


幸福的拉札洛Lazzaro felice2018,義大利等
★★★☆☆
安靜的庫斯杜力卡。


《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1902,法國
★★★☆☆
瓦棺篆鼎。


《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1914,美國
★★★☆☆
浮翠流丹。


《警察》Cops1922,美國
★★★☆☆
起於欄杆=監牢的視覺錯位誤會,在Keaton前一年的《替罪羔羊》(The Goat)也出現過,還讓Harold Lloyd隔年的《安全至下》(Safety Last!)開頭取了經。亦或更早以前就出現過這個橋段?值得好好查查。


手:溫柔之性的生活與愛情Hände: Das Leben und die Liebe eines Zärtlichen Geschlechts1928,德國
★★★★☆
吉良吉影的素材來源(迫真)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美國
★★★★☆
原作小說本想訂名《不在我們的星球》,最後妥協命名為《飄》;就我而言,前者倒挺適合挪來作為這部遠勝原作的空想史詩的片名。最精采的改編莫過於對話,尤以那些永遠不帶一字「No」卻能循序漸進的調情話術,值得一學習再學習。


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1945,英國
★★★★☆
床上彷彿突然多了一個人」,妙句。世界在妳跨出改變的那一步前逐漸傾斜,妙境。


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1969,美國
★★★☆☆
「心底/有你夢想的家園/腳底/有你故關的泥沙/只是歲月把你的眼睛/染成了灰色/你,仍就在找尋/那曾失落了的/你自己底心  沒有眼淚/因為/你還有明天」(林冷〈流浪人〉)


《舊世界群像》Obrazy starého sveta1972,捷克斯洛伐克
-
舊世界並非一夕全滅斷氣,而是在新世界的包圍下斷絕彼此零星窒息。皺褶不再是智慧的年輪,而是百無聊賴等死的累積。


攻擊13號警局Assault on Precinct 131976,美國
★★☆☆☆
光影的燦美彌補了故事的失色。


《紐約大逃亡》Escape from New York1981,英國等
★★☆☆☆
說廢土風格和後啟示錄(Apocalypse)奠基於無秩序,實乃無稽之談。此類作品的基礎源於觀眾對戲外「現實」這種秩序反動的反序,這種反序構成的行為(打、殺、性、瘋)為觀眾投射其中以為紓壓;然而為了讓反序舉止的故事合理,這些反序反而建構出了一套秩序性不下於現實(往往直接取經於博物學的歷史)的超秩序體世界觀以供自圓其說。《瑞克和莫蒂》S302便是最好的典型。


突變第三型The Thing1982,美國
★★★☆☆
科幻版的《沉睡百萬年》;或說,《沉睡百萬年》是奇幻版的《突變第三型》?受害人們的反應以恐怖片而言聰明得嚇人,竟然一個無辜者都沒誤殺,要是偵測站有點像樣武器,這怪物怕是活不過三分之一集。



《沉睡百萬年》Prince of Darkness1987,美國
★★☆☆☆
「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雅各書》1:23-24


x光人》They Live1988,美國
★★★☆☆
仇富/反智/陰謀論之所以之應然相生相隨。


《凶暴的男人》(その男、凶暴につき)1989,日本
★★★☆☆
一道劃破黑暗的光造就崇高悲劇,不能多也不能少,因為一旦通亮,就會暴露舞台上躺著的不是任俠,而僅僅是曝死路邊的不足惜卒。暴力之於正義的關係亦是如此。


3-4X101990,日本
★★☆☆☆
北野武的九零年代電影的特徵於此集齊──海、單車、沙、不浪漫的黑幫施展浪漫暴力、調度幕次偏長、剪接轉場追求驚而不嚇。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あの夏、いちばん静かな海)1991,日本
★★★★☆
極少數能讓我能真正停止動腦,重獲寧靜時刻的電影,此片是必然的其一。我害怕這樣的時刻會越來越少,更害怕這樣的時刻將不復存於觀影之中。


《奏鳴曲》(ソナチネ)1993,日本
★★★☆☆
延續了《3-4X10》,用暴力浪漫化的皮相訴說一曲否定浪漫的兄弟悲歌。北野武和姑娘在雨天的林叢做愛時,遠方的兩個小弟也脫了上衣在淋雨澡,當其男體開始塗上白濁泡沫,雨水卻煞然而止。「搞甚麼?太快了吧?」箇中暗示,任君莞爾。


《性愛狂想曲》(みんな~やってるか!1994,日本
★★☆☆☆
大失所望。北野武大概從未經歷過真正的性焦慮吧…….


益智遊戲Quiz Show1994,美國
★★★☆☆
他犯了錯、他受了罪、他道了歉,然後獲得的掌聲如雷,絲毫不下他意氣風發作弊的時刻。不知道那個申冤苦主是否在那一刻有意識到,這才是他被這騙子取代的殘酷真相──一個富有魅力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能比你更富姿態的美麗,甚至隔了四十年被翻拍成電影,而站穩正義的你則狼狽猶如腳插田泥的村姑,自始至終都被嫌土氣。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1994,美國
★★★★☆
小說主旨反美,到電影則微縮成了反左,一本黑色喜劇被拍成了一篇小賦史詩。


戰慄黑洞In the Mouth of Madness1994,美國
★★☆☆☆
「史蒂芬金不算什麼!」這台詞配這劇情,假想敵是《戰慄遊戲》?所以片名翻譯才叫《戰慄黑洞》?試著把《沉睡百萬年》裡的上帝和本片的「上帝」當成同一位,可獲得意想不到的謎底樂趣。


洛杉磯大逃亡Escape from L.A.1996,美國
★★☆☆☆
結局一幕被指控是《星戰8》的抄襲對象,實際看完覺得運鏡神似但韻腳全差。整容對應好萊塢,那籃球就是對應湖人和快艇?那銀河隊呢?足球隊對洛杉磯人來說這麼不足輕重嗎……


《平面國》Flatland: The Movie2007,美國
★★★☆☆
建議接著《宇宙浪子》第24話『次元の違う話じゃんよ』一起看,效果絕佳。


《百元之戀》(百円の恋)2014,日本
★★★★★
轉折無力、雞湯結局、剪輯太慢、對白太乾…….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不怎麼樣的過譽電影。生氣的是,只有看這麼一部爛片的女主角活得和我一樣「喪」,我才能重新找到動力放棄自盡活下去。


《就這樣,我們把金魚放入了泳池》(そうして私たちはプールに金魚を、)2017,日本
★★★☆☆
岩井俊二把少女放進魚缸,為的是寵溺她;長久允把少女放進魚缸,為的是告訴她妳只配活在消毒水的混沌不配活在大海裡。非常有大林軒的影子,尤以那股廣告人出身貫有的風格先於藝術的脾息,例如認為大量推軌變等同電影感;這樣一想,《小殭屍》開場就扔的那碗金魚,無疑是在宣告自己將捨棄這種不成熟的思維吧。


《星艦迷航:阿尼亞拉號》Aniara2018,瑞典等
★★☆☆☆
《無限的未知》和諾貝爾文學獎的距離只差一次真人化。


月球出任務Månelyst i Flåklypa2018,挪威
★★☆☆☆
笑點抖包袱的方法很怪,可以放在同一幕同一框的全要另外切個單獨特寫,本來就不太好笑的笑點沒了捧梗的,只能尬笑……


《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ウィーアーリトルゾンビーズ)2019,日本
★★★☆☆
3.5.「我不喜歡照片沖洗,因為沖出來,記憶就會變成回憶;我拿相機只喜歡按下快門的瞬間,活在現在。」女主角這話可為神來之筆,不只為這片零花到氾濫的單幕炫技找到一種存在的正當性,更為這片處處營造的「矩形」(GB螢幕、切割銀幕、車窗、第一人稱視角建築)賦予了一種超純粹風格的回憶敘事似的感情。










▲記動畫(5

《煙草》(ケムリクサ)2019,日本
★★☆☆☆
總覺得題材不適合電視動畫這載體,每週20分鐘的硬性中斷讓整體風格時而鬱悶時而只是單純的悶。不過電影就會更好嗎?也許未必,看看《BLAME!》,也許這是後末日公路片的共通通弊,也不定


《不吉波普不笑》(ブギーポップは笑わない)2019,日本
★★☆☆☆
宮下藤花和不波吉普是永不互見的兩個個體,只有在OP裡,才展示了他倆之間的具體關係:藤花親眼看見本該是「自己」的物象(鏡子,影子)動了起來,然而當她一轉過眼,這些物象卻又會倏地變成不是不吉波普的另一個人。是籐花的視線賦予了不波吉普生命,只有她察覺「自我」存在且有存在感時,不吉波普的這份「不自我」才始有騷動的意識與意義,而非否認。很矛盾的關係,就像存在感爆棚的世界之敵,得由毫無存在感的幻影死神來抹殺一樣矛盾。

《機動奧特曼》Ultraman2019,日本
★★☆☆☆
兩面不討好。對新觀眾而言,鏡頭樣樣有鋼鐵人蜘蛛人和各類「大片」的影子;對老觀眾而言,主旨則處處是Mebius前三集的痕跡、是彈了十一年的老老調。說到底,巨型特攝變成等身英雄,不就是削足適履嗎?


《續終物語》(続・終物語)2018,日本
★★☆☆☆
新房昭之本人上陣,SHAFT解散的謠言可信度又再上昇了一些……


毛球入職Purl2019,美國
★★☆☆☆
皮克斯的技術力已經逐漸超車他們的創意太多。









▲記電視劇(2


假面騎士時王外傳2RIDER TIME 龍騎(仮面ライダージオウ スピンオフ PART2 RIDER TIME 龍騎」)2019,日本
★☆☆☆☆
簡直像井上敏樹送給自己的平成三十年缺點總結。希望這是這人最後一次汙辱「命運」這個字眼......


★★☆☆☆
有控訴的氛圍,卻無控訴的實體。當全劇唯一一個精神科醫生被放在劇情的對立面(至少是善意的對立)去和律師對抗,就產生了矛盾:人權律師對精神病的理解真能勝過真正的職業?精神病院的體制必然是惡之幫兇嗎?這種測寫就像精神病導演總能在正確的時間剛好講出正確的話,選擇性揚善,選擇性隱惡,全全憑空造閣,觀眾看似接受議題,實則只是接受立場而已。當然我很清楚,這就是此劇得以成功/成立的「風格」吧…..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