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on



電影:《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4
導演兼編劇:Rowan Joffé





剪影


儘管只看電影的表現,這僅是一部極為普通,高齡演員集體裝嫩的假鬼片。
但從小說開始入門的我覺得,這部片還有非常多種可能性可以探討。因失憶症與寫日記,皆是適合用來詮釋「腦補」的兩種故事題材;當《別相信任何人》把兩者作出結合,也就構成了一部曖昧至極,無限開放的敘事文本。


《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書寫失憶患者與書寫日記的依賴,這是個極佳的發想。
這點子巧妙串聯了人類記憶與創作千絲萬縷的關係:人究竟是因為生活感動而記下書寫?亦或被書寫的內容感動而改變生活?當閱讀創作成了一個人了解世界唯一的管道,人類所謂的真實就顯得曖昧而空暇。

而就小說文體來說,這也供作者能毫無上限的發展陰謀論與結局翻轉的趣味。只要故事不寫死「日記為真」,讀者透過閱讀日記的經驗,也永遠有被翻轉的合理性;我們就像克莉絲丁,在觀看這部電影前其實都是失憶者,僅保有腦海中對這部片的演員導演等等稀疏記憶,只能依賴日記這個文本來了解電影的內容。所以我們也可能被玩弄。

我就可以試著模擬兩種《別相信任何人》能有的新結局:




結局一:別相信奈須醫生


其實奈須就是真正的麥克。
整套治療療程就是麥克用心理療法讓克莉絲丁回憶起外遇經過的誘導歷程。




奈須醫生與克莉絲汀的相遇便充滿了可疑性。一個長期觀察每日失憶症的醫生兼學者,何以要用避開病患丈夫的方式去與病患接觸?合理的答案是:其實奈須醫生便是麥克。
他與克莉絲汀多前年在咖啡館相遇,當時他年約十幾,尚不知道成年女人的外遇跟小伙子的激情只能是玩玩,兩人陷入愛河。
然而克莉絲汀知道與未成年人玩火終會出事,便主動提出分手。
血氣方剛的麥克狠狠揍了她一頓,逃之夭夭。之後打聽到克莉絲汀的消息時,才驚覺昔日愛人成了失憶患者。
出於愧疚感,麥克開始發憤用功,往神經醫學的專業走去,他想補償自己犯下的罪--這樣也可以解釋為甚麼克莉絲汀這個案例出現十幾年後,才有首位神經醫生跳出來主動諮商,因為對他有興趣的麥克過去都還在就學。
然後劇情就回到了故事的開頭。
麥克跟克莉絲丁接觸,出於自己曾經是她外遇對象的隱憂,麥克用自己的另一個名字「奈須」跟克莉絲丁接觸,還以治療為名義要她隱瞞丈夫。為甚麼?怕過去的外遇記錄隨時在治療過程中復甦,露出馬腳,可能出現各種麻煩。

奈須的目的是甚麼?
最後故事會如何發展?

Happy Ending法:
奈須出於好意的慢慢讓克莉絲丁根治疾病,走上正常人的生活,也讓自己彌補年輕犯下的錯誤。

Bad Ending法:
奈須打算舊情復燃,讓心智年齡還在二十開頭的克莉絲汀想起外遇的經過,趨時奈須就自己跳出來說:我是麥克!此時兩人的年齡已經不同往日,麥克奈須相信這種差距的彌補可以讓當年這段戀情走上新的可能。




結局二:別相信克莉絲丁


日記其實是克莉絲丁的創作,而非記錄;讀者(觀眾)所看到的日記內容的演繹,其實是一場半真半假的秀,並非真正的事實。




劇中提過,克莉絲丁的幻想症狀極為嚴重,大大影響了她的日常經歷。所以在奈須醫生提出要治療時,鼓勵克莉絲丁寫作日記。
豈料,克莉絲丁因為逐漸發現自己過去的種種疑雲,例如突然出現的兒子或老公外遇的疑惑,她開始發揮得一種糟糕的習性,也是她大學時代的習慣:寫小說。
她的幻想症狀往往都是情節完整的幻想,就像她發瘋覺得奈須想把她關進精神病院一樣,這些都是她身為小說創作者的想像力延伸而出的症狀。
最糟糕的是,她會把這些經歷寫入日記。換句話說,當每一日新生的她閱讀日記,這些創作也滲透到她的記憶中,影響她的判斷,甚至人格。
於是,克莉絲丁「虛構」了一段極為小說化的過去遭遇:
她跟人外遇有染,她老公跟她閨密有染,她遇上一個帥氣年輕的醫生然後遭遇一連串的冒險,她曾有兒子但是在戰爭中死去,她老公曾離開她過......
這些其實都可能是假的。真正的克莉絲丁,只是個單純出車禍意外,導致失憶二十幾年的女人。
當她某日意會到自己青春已逝,過去的雄心報復皆不可能實現,這巨大的挫折催使她陷入逃避現實的幻想,她透過過去寫小說的功力,建構了這一個仔細想想實在過於戲劇化的生活遭遇。然後,她每天早上讀,也因而相信這是真實的;於是她成了真正的精神病患,活在假的記憶中。克莉絲丁實則是在進行「記憶創作」的歷程。
我們觀眾(讀者)不清楚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假如日記是經過虛構,觀眾是不可能以上帝視角觀看整套故事的。甚至進一步說,也許「奈須醫生」也可能是個不存在的人物!克莉絲丁透過某種方法--或許是顧聘了鄰居,或設計了語音留言--讓每天早上都有一通電話打來給自己,假託醫生的名義,要自己去找出衣櫃的日記讀。

這樣發展的結局會是甚麼?

Happy Ending法:
當班恩發現克莉絲丁的「記憶創作」,把自己搞的疑神疑鬼時,趕緊帶她去治療,治好這種症狀,還順便治好了這種病,完。

Bad Ending法:
當班恩發現克莉絲丁的「記憶創作」時為時已晚,克莉絲丁出於相信了虛構日記,把外遇的班恩幹掉,順便幹掉了克羅菈,最後遠走高飛。



福斯跟基嫚皆是奧斯卡得主,不知為何廣告宣傳卻從沒大打奧斯卡牌?


《別相信任何人》的原著小說是2011年出版,簡介有提到,此書是某個創意寫作班的期末作品,作者S.J.華森寫地太好,才被出版社看上出書,締造暢銷記錄後又讓雷利使考特看上而買下了版權(好險雷導沒自己跳下來導這爛片)。

小說的故事是關於一個失憶症候群患者克莉絲丁的生活。她的記憶停留在二十幾歲,每天早上都會重置記憶;她唯一能想起新事情的方法,便是透過每天書寫的日記,來建構自己的認知。今天,她打開日記一讀,卻發現日記中記錄了種種可疑的資訊,中間訴諸了自己的丈夫與親友皆對自己隱瞞了些甚麼。

這樣的故事,配合上寫作班習作這個背景,不禁讓我感覺:這部正正很適合作各種延伸都不奇怪的故事,該不會是那個寫作班的小說習作課題吧?

因為「日記」的特性,讓讀者不得不懷疑克莉絲丁以外的任何人物任何線索都可能別有用心。作者可以在故事結尾寫成兇手是奈須,兇手是班恩(真),兇手是克羅菈,兇手是克莉絲丁自己,兇手是亞當.....任何人皆有可能有嫌疑,也供作者做出無限的發想與可能。

別的不說,此次電影版把原作中的手寫日記轉換成錄影記錄,不就是個別出心裁的改編嗎?
錄影有日記所無的情緒即時性,人類可以在感動當下拍攝自己最受情緒波動的真實樣貌與心聲,克莉絲丁的自拍成了她發洩真實的管道,也供她成為諮證給丈夫班恩看看自己所思所想的證物。當然,她也為此吃上苦頭。


原作中的文字記錄日記,在電影中變成了影像紀錄日記。


原作者S.J.華森選擇把這個題材寫成單純的懸疑結構,讓讀者被翻轉嚇一跳便告終結。但我認為,這個題材其實還大有可為空間。
也許哪一天,哪個寫作營同好可以把《別相信任何人》的結構寫出青出於藍的更佳延伸,亦未可知阿!




(完)
2014,09,21 發表於噗浪
2014,09,21 發表於豆瓣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