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on
電影:《明天別再來敲門》(En man som heter Ove)2015,瑞典



假如《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的主人翁Scrooge其實是個善良的人,一生過著善良生活,他的聖誕節會如何過?
 
這部片給的答案是:他會自殺。
   
這個好似黑色玩笑的情節,正是《明天別再來敲門》全片的結論。當然,它藏得很深,也許是太深了,深到多數觀眾沒有察覺,反讓這部片在2015年1聖誕節(又是!)首映後,即以勵志小品的標籤確立了口碑,讓無數觀眾認為這片講的是一位老翁的求生,是一碗瑞典來的心靈雞湯--儘管我們都知道,心靈雞湯就是雞腿被既得利益者啃光的餿湯罷了。
    
一如《小氣財神》的故事起於Scrooge的密友Marley猝死,這部電影也起於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花甲老漢翁歐弗的愛妻逝世。鰥寡又失業的雙重打擊,讓歐弗開始嘗試自殺,瀕死經驗讓他憶起過往;隨著自殺神奇的一次次失敗,他一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也以順時的回憶展演於觀眾眼前。
   
然後,觀眾便會如同歐弗般,逐漸體會到一個殘酷的事實:這個人世,善無善報。
  
孝順獨立又如何?老父照樣在意外中喪生。正直不阿又如何?沒有斬節的同事照樣把自己排擠到終生不受待見。盡職車廠四十餘年又如何?小夥子會計剛上任照樣炒得了你。對社區公務留心又如何?下場是鄰人私下的頻頻怨懟,連唯一堪稱上帝犒賞的良妻都在自己日日經手的汽車斷送了雙腿與尚未出胎的胎兒,陷入不能自理的窘態;多年之後,她選擇了先走,唯自己獨活......
 
歐弗的歲月,就在這一連串有付出而無回報的輪迴中噩噩虛擲。歐弗甫於自殺瀕臨的種種回憶,並非是對此生甜美的咀嚼,而是對這些永遠由喜至悲的荒謬不置可否的質疑。 天道不酬勤,歐弗過去無友、現在無妻、未來無愛,假若真有精靈存在,也必然是脾習惡質的精靈,因為它們選擇讓老漢死前見著的遺物,竟是相框、貓屎與惡鄰--這便是一個行善者的末路。


   
於是歐弗變了。他默默將自己變成一個成日對友鄰叱吒、對野貓碎念、對公務車指指點點、對小錯小汙雞婆計較的囉嗦老人,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孤僻怪人,變成一個傳統想像下的Scrooge;換言之,變成一個惡人,儘管皮相變得不夠徹底,因為這畢竟違背他無可遏抑的善良本性。
  
但他不得不變。因為他默默知道--比起當個善無善報的善人而屢屢對命運失望,當個惡有惡報的惡人,是種更輕鬆的活法。
    
這便是一則顛倒了的《小氣財神》,一個Scrooge最終寧可自私自利的故事。「不管我們做了甚麼,都逃不開人生」歐弗在教堂前如此道。但最想逃開的或許就是歐弗本人,假如他不在後半輩子扮演一個惡棍,人生善無善報的殘酷事實將混合著名為過去、現在、未來的回憶,轉化做一場又一場的噩夢紛至沓來,將善良的自己逼至絕望,方無安身喘息的一天。
 
這正是悲劇的由來。儘管在結局的最後,故事給了歐弗一個相對體面而快樂的死法,但觀眾都明白:銀幕裡的生命能在膠捲放完的瞬間得到解脫,銀幕外的自己卻得在出戲院後繼續面對漫無涯涘的餘生。殘酷人生還在繼續。
  
聖誕頌歌、黑色頌歌,或許也是關於死亡與安身的頌歌。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