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on
電影:《明日定律》(The Zero Theorem)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4
導演:Terry Gilliam
編劇:Pat Rushin 







剪影

宣傳與劇照強打《明日定律》(The Zero Theorem)像是一部硬科幻電影。實際看來,其基調倒更似假晦澀,真裝逼。

不是把一個程式設計師的生活放在20xx年,就是一部科幻電影了好嗎?

不是抓了幾個監視隱私的情節,故事就會拉高到《1984》的層次好嗎?

也不是抓幾套諱莫如深的對白,故事就會逼近於《城堡》《審判》的境界好嗎?


在劇情中,一個類似程式設計師的宅男兼處男華茲先生,被公司指派了一件解開他聽都沒聽過的「零點」理論的Case,從此從公司戶變成soho戶在家工作。
因為他很宅,所以身旁沒有朋友當然也沒飯局;因為他處子,所以連公司派來給他「紓壓」的外送魚妹都碰不得一根手指。
自閉男活得無趣,也對工作沒有想法,他人生唯一的熱情,只有期盼一個神蹟,就是某年某月在電話那頭會有個Mr.Right突然打給自己帶領自己脫離這枯燥乏味的程式師生活。

甚麼都是次要的,只有刻劃孤獨程式師的生活細節才是首要的。
除生活細節之外,在《明日定律》中,反烏托邦城鎮僅是美術師展示其場景物件融合古今的名目,高度發達的科技生活僅是導演軸射其假想未來概念高端的引子。人物徹底扁平,情節略顯鬆散,最關鍵的劇情核心,主角切實欲解的神秘理論「零點」(The Zero Theorem),也不過是個為了隱喻而明喻的玫瑰花蕾。

《明日定律》骨子裏要談的主軸絲毫沒有未來之感,只是生活。
也因此,即使導演堅持拍成了一部科幻類型,反烏托邦背景,存在主義式主題的電影,各種隱喻訊息塞得片子滿滿,《明日定律》電影的任何科幻設定概念在我看來皆不值得影迷分析過度。


電影中令我覺得有意思的訊息之一:在大街上刊載的禁止事項,多到幾乎無人能夠遵守。

電影中令我覺得有意思的訊息之二:主角家中的公司監視器,惡質的取代了神子耶酥的頭部,象徵著神視眾人的權利易位。


最大的主軸設定「零點」理論是電影的核心。
或許該精準得說,揭櫫「零點」理論的過程,洽是劇情之所重。

零點無庸置疑是種隱喻,人生在世,你我的現實生活,都可能是另一套尋找「零點」理論全貌的過程。

「一個人類過著沒有意義的空乏生活,得到的報酬是證明人世果真沒有意義的神諭。」這便是《明日定律》為了隱喻而明喻的玫瑰花蕾,刺骨人活著必須要想辦法找出自己的價值。
它想傳遞的是:工作是假的,工作再辛苦換來的不過是證明工作是假的的證明。

主角被上層管理階級指派了新的工作,便是soho在家專職證明這套理論。
主角沒天沒夜的算邏輯,打程式,日夜顛倒吃喝不順,賠上了整個生活品質,也連帶失去了人生的意義,於是主角慢慢成了成了「零點」理論所指設的對象內容,他是個生活沒有意義的存在。
這就像是,我們辛勤為公司賣命或為客戶奔波,除了薪資報酬以外,其實我們從不知道付出的這些放諸整體社會後,有何重要;職位變高,薪資優厚,我們卻仍舊在並不是為了讓我們自己開心的事情上,賠去了年少的歲月,青春的健康,家庭的溫度。
「零點」理論能證明是宇宙間的一切皆毫無意義,時空有無莫不是南科一夢的轉瞬火花。

糟糕的事情還不止於此。
麥特戴蒙在片尾叼走了主角華茲付出畢生的「零點」理論成果,然後解雇。不管華茲如何抵抗,敲爛了整個辦公中心的電子設備,也都無濟於事。
僅因麥特戴蒙是老闆,便能輕易毀滅一個凡人華茲曾經定義自己人生的全部,扔擲自己生命的方式,便是他的工作。
這是人類社會體制蜂翁的天平失衡,分工的崩解。
要知道「為了證明沒有意義這件事情的意義」而工作這件命題本身就是正當有意義,遂成了悖論(這也在劇中由富二代之子隨口提出),悖論解套的方式是:意義只屬於少數人,那便是最頂層的階級,喚為企業主或領導人的權貴巔峰。
「零點」理論證明的是宇宙時空,宇宙包含了人類社會,當身為人類的我們慢慢感受到自己是一枚大社會的小齒輪,卻無從看清整套大社會的引擎運作是為了奔向何方而沸騰時,荒謬的迴圈於焉形成。

要怎麼解脫一切皆無意義的「零點」迴圈呢?
老子會說去機心,莊子會成大宗師,佛家會談捨有無。
這部電影則沒那麼高端的花樣兒下海一玩,主角華茲幹的就是回憶起過去,然後開始做起自己從來不敢作的事情:看著夕陽西下。
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卻是一件切切實實的大改變。
華茲不再需要等待虛構的電話鈴聲,不需要某個英雄來拯救自己脫離生活得無趣;只要自己跨出了不同的第一步,一個人的內在宇宙便會完全顛覆無常,「零點」的零便再無力量,轉而成了「明日」之前。勇氣,才能真正成就自己。


片中以類似打電玩的形式,呈現了未來程式設計師(學者)與計算奮鬥的過程。


《明日定律》這套發展,別想成士郎正宗那種硬底子至極的未來文職生涯。甚麼佛學心理學認知科學0=1科學永生的議題,花槍而已。

《明日定律》更像是一齣舞台劇,一樁辦公室情境劇。
它替上班族泡一碗心靈雞湯,溫柔勸告你我這些社會人士:要改變就要有勇氣。沒做過的事會使人成長,不敢做的事將讓人突破。所以,多出門散散步,泡泡妞吧。如此罷了。

至於,觀眾能不能喜歡導演如此別出心裁的「科幻碗公裝雞湯」,就考驗影迷對科幻題材的喜好深度,又或著是,對片中幾位名號大牌卻多屬客串的群星們(Christoph Waltz、Matt Damon、、Ben Whishaw)的喜好程度深淺了。



(完)
2014,09,13 發表於噗浪
2014,09,13 發表於豆瓣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